1、教师集体备课是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开展集体研读大纲和教材、分析学情、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审定备课提纲、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系列活动。
(相关资料图)
2、其具体运作方式如下: 组织管理: 集体备课由教学处(或教科研室)实施管理。
3、一般由教研组长具体主持集体备课活动;公共科和规模较大、门类较多的专业教研组可分成若干备课组,由备课组长负责具体实施,教研组长指导并参加各小组的备课活动。
4、 2、活动过程: (1)活动准备--“二研”、“三定” 组长提前通知全组成员在集体活动前认真研读教材、大纲,通知中明确集体活动的“三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中心发言人。
5、 (2)集中研讨--“四备” 集中研讨即组长在集体备课时间里召集本组教师提出备课要求,听取中心发言人的发言,讨论备课提纲。
6、讨论中心发言人提出备课提纲时,应包括备重点、备难点、备教法、备作业(还应包含单元检测)。
7、讨论时要充分发扬学术民主,允许不同意见的争鸣。
8、 (3)修改提纲--“五统一” 根据集体讨论的内容,中心发言人修改备课提纲,要充分体现“五统一”:统一教学思想,,统一“双基”、“双力”(智力、能力)和“双育”的内容与要求,统一课时安排,统一达标题目,统一考核要求。
9、同时提出改进教学方法的建议。
10、 (4)撰写教案 各任课教师根据集体备课的备课提纲和各班的学情,撰写教案。
11、此时,在不离开“五统一”的前提下,发挥各人特长。
12、 (5)信息反馈 下一次集中时,把根据备课提纲实施时反映出来的重点问题提出来,供以后借鉴。
13、 3、时间安排:学校可根据各学科的特点,每学期规定几次,或每周一次。
14、视各校各组教师组成情况而定。
15、如果将每周集体备课的时间排进课表,那就更加制度化、规范化了。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