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旅游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

焦点信息:历史为何选择了共和立宪?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武昌起义之后,各省地方实力派提出的“虚临时总统之席以待袁君反正归来”,袁世凯在再三权衡后提出:以召开“国民议会”的办法来决定共和立宪还是君主立宪,一旦票决,双方都必须服从,否则即为全民公敌,隆裕太后批准了这个方案。

1911年12月29日,南北和谈达成了召开“国民议会”的决议,革命阵营不准在新的地方宣布独立,北洋军也在五日之内从防区后撤百里。

然而不到3天,1912年1月1日,一切风云突变,袁世凯麾下大将突然发表通电:誓死捍卫君主立宪,坚决反对共和立宪!这一天究竟发生了什么?

原来这一天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袁世凯感到一种被愚弄的羞辱,和谈在国际社会的见证下取得了“全民公决”的初步成果,现在革命党不仅单方面撕毁了这份协议,还让“虚临时总统之席以待袁”的承诺成为了一纸空文。

因为袁世凯的实力在三方(北洋军、老牌革命党、湖北军政府)中仍是最强的,因此张謇给袁世凯发电:“甲日满退,乙日拥公”。孙中山更是在誓词中称:“至专制政府既倒……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

共和立宪已在南方成为既定事实,接下来的南北和谈就不再是君主立宪、共和立宪这个关于国家前途的大事了,而是围绕如何让清帝退位的问题了。

在清廷公布退位诏书之后,孙中山没有食言,两天后,2月14日,正式向南京临时参议院递交了辞职咨文。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正式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从此中国彻底抛弃了君主立宪,走上共和立宪的道路。

共和立宪的进程一波三折,至今仍未完成,历史的长河中,百年不过沧海一粟,法国大革命也是在普法战争失败后,花了近百年的时间才确立共和立宪国体……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