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旅游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

深圳光明:给科学别具一格的城市载体

文/李薇 于木子

图/主办方提供


(资料图)

“深圳湾实验室和深圳医学科学院放到一起,可以看到光明科学城在生物医药的研究体量有多大,深圳的未来是光明的。”备受瞩目的首届光明科学城论坛主论坛上,深圳医学科学院(筹)创始院长、深圳湾实验室主任颜宁的金句博得听众的热烈掌声。这位知名科学家顺势为深圳光明区作了和科学相关的注解和推介。颜宁提到,大湾区想要营造好的学术环境,就需要有国际品牌,需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会议系列。

4月27-28日,首届光明科学城论坛召开。顶级科学家在光明论道,“国之重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大科学装置入驻,重要科技基金发布、设施共享邀约发起……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合性高端交流平台汇聚起的人气和科研气,进一步提升了光明科学城集聚度、显示度和影响力。地处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重要节点的深圳光明,在这个春和景明的日子里,在建设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征程上,格外熠熠生辉。

开放交流是探索科学前沿的关键路径,这是深圳首次举办光明科学城论坛。据悉,今后深圳市将把光明科学城论坛作为每年一度的科学盛事长期举办,打造具有核心价值和全球影响力的论坛。

时光倒转五年,2018年,光明成为深圳最新行政区的时候,深圳市就赋予其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的使命任务。开篇即高规格定调,光明科学城建设随即加速“狂飙”:布局大科学装置集群,以最高水平、最高标准谋划建设光明科学城,加快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目前,已有24个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在光明科学城相继落户,2所大学校区或过渡校区正式启用,9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2所省重点实验室、11个科研平台加快推进。超算二期已开工建设。精准医学影像、特殊环境材料等设施将于今年启动建设。“鹏城云脑Ⅲ”列入国家“十四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专项规划。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一竞争力。”五年时间,崭露头角的光明科学城,科技设施平台集群初步形成、科技创新成果渐次显现、综合保障体系加快构建,给了科学别具一格的城市载体。首届光明科学城论坛刚刚落幕,我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期待,未来在每个春天里,科学和光明的相遇和碰撞产生火花。科学论坛活动带来的能级提升,营造了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也为光明科学城加快打造“世界一流”,为深圳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院士专家问道“论剑”共享科学思想盛宴

暮春时节的深圳光明区,到处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4月27日,深圳光明云谷国际会议中心高朋满座,首届光明科学城论坛在此拉开帷幕。

论坛以“光明·筑梦未来”为永久主题,以“创想”“起航”“逐梦”为年度主题词,采取“1+9+3”形式(即设1场主论坛、9场平行论坛、3场配套活动),聚焦人工智能、合成生物学、脑科学、新材料科学以及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热门领域,吸引国内外35名院士嘉宾和涵盖“政产学研用资”超过3000人的多元主体齐聚,共议科技前沿发展趋势、共商创新引领责任使命。

这是院士、专家“浓度”超高的论坛,聚集了著名科学城代表、外籍嘉宾、两院院士,以及内地及港澳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金融机构代表。主论坛还邀请了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韩杰才院士、香港科技大学校长叶玉如院士、深圳医学科学院(筹)创始院长兼深圳湾实验室主任颜宁、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杨学明院士四位科学大咖作主题演讲。院士的演讲,在光明科学城掀起了一场高端的“头脑风暴”。

此外,论坛还举行了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材料基因组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入驻仪式,合成生物产业基金发布仪式,光明科学城母基金发起仪式,深圳市光明致远科技基金会等重要基金会揭牌仪式,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共享邀约仪式等系列活动。此次论坛上,颜宁也有了新的身份——光明致远基金会理事长。颜宁说:“我们希望通过社会慈善捐赠,为科学家提供长期、稳定、灵活、竞争性存续的科研经费。我们不设项目,就是支持人。目的是通过打造宽松、自在的科研环境,提供后顾无忧的生活保障,吸引最优秀的人才,支持他们精耕细作去做真正原创性的发现。”

据了解,本次论坛平行论坛围绕科技攻关、产业发展、合作交流三大板块,设置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研讨大会、生物成像设施与生物医药科技创新论坛、新材料科学论坛、第四届工程生物创新大会、第三届国际脑科学前沿与产业大会、新型科技信息服务支撑国家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论坛、深港澳协同创新论坛、大科学装置规划建设运营创新论坛、光明科学城建设和发展论坛等活动。

深港澳协同创新是本次论坛主论坛和平行论坛都关注的话题。主论坛上,叶玉如院士表示,深港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核心引擎,双方进一步深化创科合作,对国家战略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及深圳和香港的自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积极影响。平行论坛“深港澳协同创新论坛”以“创科湾区联动深港澳同发展”为主题,邀请知名专家学者、行业领军人物及政府人员参会,促进深港澳创新协同联动,拓宽光明科学城联通世界科技界的渠道。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大科学装置为光明科学城“添翼”

4月27日,深圳光明科学城里多了几位新“住户”——合成生物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脑解析与脑模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材料基因组大科学装置正式入驻。此外,深圳超算、特殊环境材料器件科学与应用研究装置、精准医学影像大科学装置、鹏城云脑、深圳国家基因库、未来网络试验设施等同步向全球发出共享邀约。世界各地的研究机构、企业、个人都可通过网络预约使用这些大装置进行科学研究。

如今走进光明科学城合成生物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能看到11台独立的“玻璃间”里,机械臂熟练地把多个生物试剂和样品准确地放进微孔板的一幕。“每一个‘玻璃间’,就是一个功能岛区。在整个‘大设施’中,将布局30多个这样的功能岛。”深圳合成生物“大设施”总工艺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司同介绍,每个功能岛就是一条“生产线”,各类实验与生产工作在这里实现柔性化集成。依赖于高通量的实验,科研也在不断“试错”中实现了降本增效。司同表示,以前用酵母生产青蒿素的周期约为10年花1亿美元得到一个菌株。如今有了“大设施”的助力,预计一至两年即可生产一个菌株,研发投入费用减少约90%。

“大设施建成后将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化生命系统设计与制造平台,为全国合成生物学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合成生物学研究所所长刘陈立介绍。

据介绍,截至目前,光明科学城集中布局建设了24个重大创新载体,重点聚焦三大前沿方向——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来,全国新增合成生物企业167家,深圳新增66家,60%落地光明。随着一系列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大科学装置的落地,光明科学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框架初显。这些设施兼具研究平台与产业平台属性,既与学术界共享,也对产业界开放,不仅激活光明区产业发展潜力,也为光明区高质量发展积蓄势能。

作为材料基因组大科学装置平台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创新材料研究院院长俞书宏谈到,深圳在新材料领域有众多优质的高新技术企业,但“从0到1”的原始创新,企业无法“单打独斗”,需要联动港澳乃至全世界科研资源,打通产学研全链条。而这些科研合作,都将以大科学装置为载体和支撑条件。

光明科学城论坛主论坛上,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杰才发表的主题演讲印证了同道的观点。“大科学装置为我们提供大型的复杂系统的研究条件,是突破科学前沿、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科学问题的大规模基础设施。”他表示,在基础性、前沿性科学研究中,越来越离不开大科学装置。目前,我国大科学装置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期,已布局建设57个,根据“十四五”规划,拟新建20个左右。“大科学装置是原创性抢占科技竞争制高点的成果,也是发挥了策源地作用;是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和国力提升的强大动力。”韩杰才表示,通过大科学装置加强区域集群的合作,催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构筑创新人才聚集高地,促进新技术溢出效应,推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是光明区需要做的。

分论坛“大科学装置规划建设运营创新论坛”上,与会专家围绕“如何围绕大科学装置布局重大科技攻关任务”以及“如何推动大科学装置与产业发展有效联动”两个议题开展圆桌研讨。来自北京怀柔科学城、上海张江科学城、合肥滨湖科学城、西安丝路科学城以及香港科技园5大科学城的代表分享了国内科学城规划建设发展运营经验,并围绕科学城促进科技进步、产业突破、经济发展方面进行探讨,并就推动科学城建设、服务地方发展建言献策。

国内首部科学城专项立法为全力推进光明科学城建设“量身定制”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承载区,光明科学城一直被予以厚待。近年来,深圳以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为目标,全力推进光明科学城建设,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不断完善。

在首届光明科学城论坛开幕前一天的4月26日,光明科学城又收获一厚重的“大礼包”:国内首部科学城专项立法——《深圳经济特区光明科学城发展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深圳市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将于2023年6月1日起实施。《条例》立足光明科学城建设发展实际需要,在治理结构和运营机制、国土规划和用地管理、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人才环境和金融支撑等重要领域,提出一系列创新制度安排,为光明科学城建设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建设光明科学城的重要支撑和核心抓手。《条例》明确深圳市政府批准设立的光明科学城开发运营企业承担光明科学城范围内创新载体和基础设施的投融资、建设、运营、成果转化服务等相关工作,并支持开发运营企业通过市场化运营,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面向国内外各类创新主体开放共享。

在用地管理方面,《条例》提出,科学装置集聚区新增建设用地、林地定额指标,探索按照规划期总量管控方式统筹实施,推行二三产业混合用地,实行科研、生产等主导功能设施与宿舍、商业、公共服务等配套设施混合布局等。

此外,《条例》支持在光明科学城探索开展科研经费管理改革,扩大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自主权,完善科研项目资金激励引导机制,并进一步支持光明科学城从事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研究的独立法人科研机构探索实行财政科研经费包干制。

为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条例》提出,支持设立在光明科学城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申请成为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试点,探索建立职务科技成果专门管理制度和监管机制;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服务链,鼓励培育和发展科技服务机构,引入技术经理人,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全链条服务;支持光明科学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经所在单位同意,可以按照规定利用与本人相关的科技创新成果在职创办企业。

此外,《条例》支持光明科学城探索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编制光明科学城人才发展规划以及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实施按需精准引才计划。

光明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与“梦家园”

据了解,光明科学城作为深圳市全面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创新平台,是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打造重要的国家战略科技新力量的责任。2020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正式批复同意以光明科学城—松山湖科学城片区为先行启动区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继上海张江、合肥滨湖、北京怀柔之后国家批复的第四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承载区。

纳国之重器,汇聚四海英才。光明区东部,规划范围北起深莞边界,东、南至光明区边界,西以龙大高速和东长路为界,总面积99平方公里,这是光明科学城的所在区域。5年时间,“希望的田野”已逐渐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布局最集中、创新动能汇聚最迅速、综合创新投入力度最大的区域,建设合力愈发强劲。

首届光明科学城论坛上,院士专家纷纷对光明科学城寄予了厚望: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韩杰才院士看来,光明科学城作为科学中心的先行启动区,肩负着创新发展的重要使命,是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策源地,核心共性技术突破的承载地,也是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先锋区;深圳医学科学院(筹)院长兼深圳湾实验室主任颜宁院士,点赞了光明科学城的战略布局“光明科学城是把几个重要的研发中心,比如深圳理工大学(筹)、中山大学·深圳、深圳湾实验室,还有深圳医学科学院(筹)都汇聚在一起,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布局。我相信光明科学城未来不仅是深圳、粤港澳大湾区,甚至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一个高地”;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杨学明院士认为,光明科学城正日益成为国家科技创新版图中的重要节点,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光明区区长邱浩航在首届光明科学城论坛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围绕“科学”与“城市”两个重要命题,世界一流的科学城,需要别具一格的城市载体。为打造“科学”之城,光明区既布局建设了尖端的大科学装置集群、一流的科研院所和高校,也正在加快营造一流创新生态,为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全方位支撑和服务。围绕“城市”这一主题,光明区为入驻科学城人才建好配套、做好服务,打造宜居宜业的“梦家园”。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2021年10月,光明区出台合成生物专项扶持政策。2022年8月,光明区印发支持脑科学与类脑智能专项政策文件,进一步促进领域相关企业、科研机构、产业平台、赛事峰会等全要素集聚,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同时,光明科学城不断完善上层架构,制订光明科学城总体发展规划,出台《关于建立健全光明科学城资助政策体系的若干意见》等多个综合性政策、专项政策,赋予光明科学城更强劲的创新动能,体现出光明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决心。

科学研究,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人才。光明区编制了光明科学城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目录,构建“规划+计划+办法”人才政策体系,实施人才服务提升行动,建立了10个大类、22项细分领域的人才服务体系,从人才住房、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线上线下服务等方面提供服务;在教育配套方面,自光明区成立以来,基础教育领域投入超170亿元,新改扩建中小学27所,引进名校名园近20所,新增义务教育公办学位37890个、高中学位12600个,是此前十年增量的三倍;在绿色生态领域,光明区生态资源丰富,拥有各类公园279座,未来还将建设郊野径150公里、骑行径150公里,串联大科学装置、城市公园、地标节点,形成贯通全城的绿色慢行网络。

此次论坛期间,光明还举办赛艇挑战赛、自然音乐会、慢行骑行等3场户外配套活动,充分展现光明的科学之美、自然之美、生态之美。

来源 | 羊城晚报

责编 | 张德钢

校对 | 林霄

关键词: